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

2009年“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中标项目摘要和申请者简介
      今年“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与宣教基金”共收到91份有效的项目申请书,每一份申请书分别由三位在相应领域的教授或研究员进行初评。今年共有54位专家参与了3轮的评审工作, 在此我对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达能营养中心科学委员会15名委员根据54位专家对91份申请书的初评意见,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对重点申请书再进行论证。最后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在2009年给予资助的项目。今年共评选出15个项目予以资助,这15个项目已经理事会批准,其中3个是今年优先资助领域---“婴儿科学喂养和健康发育”的项目;另外12个项目都是自选研究内容的,其中2个项目由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工作者获得;1个项目由属于西部省区科学工作者获得,来自新疆。这15个项目的名称和项目执行人及单位、项目摘要如下:
 
1.     婴儿期喂养方式与儿童超重肥胖关系----历史性队列研究
 
申请人姓名:  李旭东 
专业技术职称:博士、助研 
工作单位名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办公室
项目持续时间: 一年  
项目资助金额:16万元人民币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发现我国超重和肥胖形势严峻,我国人群超重肥胖率持续升高。近年来,我国儿童少年肥胖率不断增长,在城市地区已呈现流行趋势。肥胖不但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治疗困难,急需营养学界找到简单、有效、没有潜在副作用和成本低廉的预防措施。
      研究认为儿童要达到最佳生长,需要在三种食物段都进行科学喂养(犹如三级火箭的发射):出生后立即开始母乳喂养(一级火箭),换乳期及时添加泥糊状食物(二级火箭),固体食物期要均衡膳食、合理营养(三级火箭)。尽管国外研究大多支持母乳喂养对后续肥胖的发生有保护作用,可现实生活中我国母乳喂养率在持续下降,2002年震惊全国的阜阳“大头婴儿”奶粉事件、2008年震惊全球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与“肾结石”事件即是很好的佐证。国内喂养方式对儿童超重肥胖、贫血和血脂水平方面的相关研究至今还是空白,国际上大样本长期随访的资料也非常有限。
      因此,研究新生儿期喂养方式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新生儿喂养方式对儿童贫血发病率的影响以及喂养方式对儿童血脂水平的影响,对肥胖预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对正确指导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改善新生儿营养,从学龄前就对儿童加强“食育”教育有最直接的参考价值。
为此,拟在北京市海淀区以社区为基础实施一个回顾性、多中心、随机分组的研究,分层随机整群抽取2003年12月~2004年12月出生的正常出生体重婴儿1000名,按照婴儿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三组,随访观察到2009年,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对儿童超重、肥胖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具体技术路线包括:1)根据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系统建立的母子健康手册,详细记录怀孕,分娩的状态,出生婴儿的发育经过等母子的健康状态.已成为儿童出生至上学的健康记录,依据其中围产保健监测资料和儿童保健等监测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建立具有完整记录信息和充足样本量的母子保健数据库。2)研究对象须满足下述条件(1)长期居住在北京市海淀区;(2)母亲孕龄在20~35岁,且未患有慢性疾病。(3)婴儿出生时体重:2500~4000g。(4)孕周:37~42nd。(5)5分钟Apgar评分>7分。(6)出生时及生后未发现畸形和器质性病变。(7)自愿参加项目。3)根据纳入标准掌握目标人群后,按照出生后喂养时间分为母乳喂养(母乳喂养4个月及以上)、混合喂养(部分母乳和代乳品共同喂养,母乳喂养1~3个月)和人工喂养(未进行母乳喂养)组,打印研究对象名单。4)开展标准化测量培训。5)检测身高、Hb、体重和血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指标。6)数据管理与分析。7)报告。
      主要预期结果:1)     评价婴儿期喂养方式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2)评价婴儿期喂养方式对儿童血脂水平的影响。3)评价婴儿期喂养方式对贫血的影响。    
 
2.     0~5岁小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研究
 
申请人姓名:  张会丰 
专业技术职称:博士、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名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项目持续时间: 一年   
项目资助金额:14.56万元人民币
 
      问题现状:我国认为小儿维生素D缺乏问题已经解决。2007年英国研究显示婴儿期补充维生素D使患Ⅰ型糖尿病风险降低29%。2008年美国报告,40%儿童维生素D缺乏。目前认为,除骨健康作用外,维生素D还调控细胞分化、抑制细胞生长,降低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机体可能需要更高水平维生素D,以保证除骨骼外的其他系统生物学功能的正常。维生素D研究获得关注。
      研究目的:了解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后中国0-5岁小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
      研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6个年龄段:小于6个月、6月-、1岁-、2岁-、3岁-、4-5岁。抽取144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
      技术路线:分层抽样,得出研究对象。填写调查表。体格检查。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血清钙、磷、总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蛋白、骨碱性磷酸酶等。
      预期结果:得出0-5岁小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年龄分布特征、季节分布特点。
 
3.     《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推广应用及效果评价
 
申请人姓名:  荫士安 
专业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名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项目持续时间: 一年半   
项目资助金额:16.3万元人民币
  
      《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是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新一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一部分,它针对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营养需要特点,以及该群体面临的营养和健康问题,首次全面、细致地描述了当前对该人群应该采取的膳食指导原则。本课题拟以《中国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草案)》(以下简称为《指南》)为营养宣教内容,在南京、北京、广州和成都四个地区分别选择2-3个城市社区,针对社区内的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宣教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各400×4名,共约3200名)及其家长和其他看护人,社区内托幼机构的保健和托幼等相关人员开展营养教育,观察《指南》宣教前后儿童饮食行为和习惯、膳食和营养摄取状况的变化;家长和看护人以及托幼机构相关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变化,宣教过程中家长和看护人以及托幼机构相关人员对《指南》通俗性、可接受性、可操作性的意见,以评价《指南》的科学性、应用性和实施效果。
 
4AIDS患者营养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申请人姓名:  余增丽 
专业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名称: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项目持续时间: 一年   
项目资助金额:15.4万元人民币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而导致的严重的致死性综合征。营养不良是影响艾滋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量、蛋白质、微量营养素缺乏可进一步损害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免疫系统及其它生理功能。营养状况的改善,可以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本研究在以既往献血为主要感染途径的地区,通过检测院外艾滋病病人血液中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及免疫细胞的含量,并对他们的营养状况、生活环境、经济状况、临床体检、感染与治疗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艾滋病病人体内营养及免疫状况,并对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进行分析,从而评价营养状况对艾滋病发展、免疫功能、抗病毒药物的疗效的影响,探索制定艾滋病病人的DRIs。为制定适于艾滋病病人的膳食指南和平衡食谱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5.蒙古族地区居民膳食行为与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相关性及健康宣教干预研究
 
申请人姓名:林晓明
专业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名称: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项目持续时间: 一年   
项目资助金额:16.64万元人民币
 
      蒙古族地区居民具有独特的膳食结构与饮食行为,人口总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死因前三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高血压与高血脂患病率居高不下,但居民对科学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常见慢性病预防的科学知识知晓率很低。为研究该地区居民膳食行为与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相关性及健康宣教干预的效果,拟采用整群抽样原则,募集18-59岁蒙古族居民1,400-1,800名,男女各半;经基线特征调查,初筛受试对象;经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BMI及WHR,检测血生化指标,确定受试对象;按纳入标准将其分为正常、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压+高血脂组,每组100-120人,进行健康宣教干预,1次/周,连续12周;干预后按评价指标比较干预前、后的变化,观察健康宣教干预对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作用与效果,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居民死亡率。
 
6.石家庄市肥胖儿童家庭肥胖集聚性调查及整体干预模式的研究
 
申请人姓名:李增宁
专业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名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营养科
项目持续时间: 一年半   
项目资助金额:15.2万元人民币
 
      肥胖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儿童肥胖对其生长发育、免疫水平、运动机能及心理健康有明显损害,肥胖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可能有家庭集聚性的特点呈现。本研究采用营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石家庄市内五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8所小学7000余名7--13岁儿童进行体检,筛查出肥胖儿童并开展肥胖儿童家庭肥胖集聚性调查和实施以家庭为单位整体干预模式研究。在阐述肥胖儿童家庭集聚性的比例同时,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为指导,编制干预方案,探索对家庭成员实施整体干预的肥胖干预新模式,达到有效控制和改善儿童肥胖的目的,并作为有效模式进行推广和应用,实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7.膳食因素、运动及体格指标与儿童代谢综合症的关系
 
申请人姓名:仲伟鉴
专业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名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项目持续时间: 一年半   
项目资助金额:15.8万元人民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代谢性疾病症候群,对心血管及全身脏器的损害严重,肥胖是其首要和必要条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虽然MS普遍在成年人中发病,但是其异常多始于儿童时期,尤其是肥胖儿童。儿童代谢综合征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对健康构成威胁,因而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本课题拟以上海市7-15岁的学龄儿童为对象,进行整群分成抽样筛查,了解上海市儿童MS的现况;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代谢综合征儿童的体格指标(非创伤性指标),结合膳食因素及运动水平,探讨建立儿童代谢综合征的预测评价体系的可行性。通过模型大鼠实验,研究代谢综合征相关基因的表达状况和变化与MS的关系,从而深入分析MS的发病机制;探讨补充膳食纤维和增加运动量对代谢综合征的干预作用及其机理。为儿童代谢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提供简便易行的检测指标,为促进肥胖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并实施儿童MS早期预防、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8.大豆异黄酮干预对不同雌马酚表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申请人姓名:糜漫天
专业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名称:第三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项目持续时间: 一年   
项目资助金额:15.2万元人民币
  
      绝经后骨质疏松(POMP)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的骨骼退行性疾病,其发生与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大豆异黄酮(SI)作为一类植物雌激素,具有弱雌激素样活性且没有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副作用,其在骨质疏松症和更年期综合症的防治作用已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不同人群间的大豆制品或大豆异黄酮干预对该类疾病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认为,上述差异可能与不同人群间体内SI的代谢表型不同有关。雌马酚(Eq)作为SI的代谢终产物,在体内最为稳定,比其前体物大豆苷元具有更强的生理活性,而人群中仅有30%~50%的个体能够代谢产生Eq。本研究围绕不同Eq代谢表型对大豆制品生物学效应的影响,通过在重庆地区开展人群干预试验,运用半定量食物频数表调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及电化学发光仪检测等方法,深入观察大豆异黄酮干预对不同雌马酚表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防治效应,并就其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本项目对于进一步认识雌马酚防治POMP的作用机理,指导女性从科学膳食及合理利用SI补充剂防治POMP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不同Eq表型人群的SI干预效应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9.不同抗氧化活性蔬菜对衰老机体抗氧化防御体系功能改善作用的比较研究
 
申请人姓名:郭长江
专业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名称:天津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项目持续时间: 一年半   
项目资助金额:16.6万元人民币
  
      一些蔬菜富含多种天然抗氧化物质,在体外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衰老伴随机体抗氧化防御体系功能的下降和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本项目拟结合动物实验与人体试验,通过有目的摄入抗氧化活性较强的蔬菜,达到改善衰老机体抗氧化防御体系功能的目的。研究中将采用有关方法检测机体抗氧化防御体系中酶与非酶系统功能以及脂类、蛋白质、DNA氧化损伤程度,以评价改善效果。预期结果将说明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蔬菜是否确实对衰老机体抗氧化防御体系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同时为衰老的营养干预和天然食物抗氧化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0. 染料木素及大豆甙元干预对绝经后妇女糖调节受损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申请人姓名:叶艳彬
专业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项目持续时间: 一年半   
项目资助金额:13.8万元人民币
  
      WHO的研究报告中指出60%的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膳食和体力活动为主的生活方式调节来预防。既往研究显示大豆食物或异黄酮可降低心血管病疾病、骨质疏松和某些癌症,但对血糖影响的人群研究较少。异黄酮是大豆重要有效成分之一,染料木素和大豆甙元是大豆异黄酮的两种主要成分。既往人体试验大多采用复合异黄酮,有研究提示纯化的染料木素或大豆甙元的骨健康健康效应远好于复合异黄酮。因此,复合异黄酮干预可能并不能揭示染料木素和大豆甙元的真实作用。然而,鲜有人体干预研究验证染料木素和大豆甙元对糖尿病的预防作用及机制。为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通过大豆蛋白,大豆蛋白加染料木素或大豆甙元干预绝经后妇女糖调节受损患者6月,观察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探讨该作用是否与胰岛素受体活性、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相关。研究结果将从理论上阐明异黄酮中的有效作用成分染料木素和大豆甙元对糖尿病预防的效果,并可能揭示其部分作用机制;为探索有效的糖尿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1. 以运动监测指导为基础的儿童肥胖干预模式研究
 
申请人姓名:马军
专业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名称: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项目持续时间: 一年半   
项目资助金额:9.56万元人民币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有加速上升的趋势。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在成年期治疗肥胖的方法不能简单地用于儿童。本研究拟在北京市选择4所小学,依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每所学校选择100名1-5年级肥胖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4所学校随机分为对照组、饮食干预组、运动干预组、以运动监测指导为基础的干预组。分别对三个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在干预前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体质测量、代谢指标测量。饮食干预组主要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运动干预组每天进行课间活动并辅以健康教育;以运动监测指导为基础的干预组,主要采取运动监测,指导学生改善饮食和运动行为。本研究旨在研究以运动监测指导为基础的儿童肥胖干预模式,为提出并推广有效的儿童肥胖干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提高儿童参与防控肥胖的积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持久维持减肥效果,早期预防成年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2. 不同喂养方式的低出生体重儿0-18月血压水平研究
 
申请人姓名:潘发明
专业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项目持续时间: 二年   
项目资助金额:7.8万元人民币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研究已经证实,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具有很高的致残、致死率,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且病人需常年服药,预后较差。儿童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血压在发育过程中存在轨迹现象,推测成人原发性高血压可能始于婴幼儿时期。国外有报道[18]表明:出生体重与青年期血压成反比例关系。因此,本研究通过随访追踪低出生休重儿(low birth weigh infants,LBWI)及其父母的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低出生休重儿的喂养方式、月龄、高血压家族史,同时测量低出生休重儿的收缩压( SBP) 、舒张压(DBP) 、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建立研究队列,追踪观察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重儿血压的影响,探讨低出生休重儿在不同喂养方式下血压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同时验证低出生体重是否会导致婴幼儿血压处于较高水平。本研究采用前瞻性方法,易于得到可靠的科研数据,同时研究视角新颖,拓宽了高血压的研究领域。
 
以下2个是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工作者中标的项目:
13.孕妇高碘水平饮食对胎儿生长发育、甲状腺和心脏功能的影响
 
申请人姓名:桑仲娜
专业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名称:天津医科大学公卫学院营养教研室
项目持续时间: 一年半   
项目资助金额:7.5万元人民币
  
      我国是碘缺乏与碘过量并存的国家,自1996年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政策以来,碘缺乏病在我国已得到有效的控制,而碘过量导致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增加也引起人们的关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存在大量碘营养过量的孕妇,现今孕妇碘缺乏对胎儿的影响已较明确,但碘过量对胎儿影响尚不十分明确,且这方面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通过选择河北省黄骅市、沧州市高碘地区孕期碘营养过量孕妇作为高碘组,同时选择当地碘营养适量孕妇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测定新生儿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新生儿T3、T4、TSH,并采用多普勒组织显像测定心脏各腔室大小、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射血分数、二尖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等,从而探讨孕期碘营养过量对妊娠结局、新生儿体格发育、甲状腺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将为碘过量对胎儿的影响提供重要数据,为该领域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对防治碘过量带来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4.农村0~3岁父母双亲外出留守婴幼儿喂养模式及其干预研究
 
申请人姓名:苏普玉
专业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项目持续时间: 一年半   
项目资助金额:8.64万元人民币
  
      当前,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的数量已经超过1 500万,约占农村同龄幼儿数量的1/3,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多集中在学龄阶段,人生发展关键的婴幼儿阶段却几乎是社会关注的盲点。研究表明,婴幼儿阶段的喂养模式、营养素摄入量等对儿童体格、神经心理发育和常见病等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双亲外出留守婴幼儿的监护人多为年事已高、文化程度较低的祖辈,因而推论双亲外出留守婴幼儿的喂养模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更大。本课题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拟根据安徽省地理分布共调查约250~375名农村0~3岁父母双亲均外出,且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的留守婴幼儿及其对照组,从体格发育、神经系统发育、常见营养性疾病、常见感染性疾病、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分析留守婴幼儿喂养模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约80~100留守婴幼儿进行为期4个月营养模式干预研究,探讨干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农村留守婴幼儿喂养模式的干预研究提供借鉴,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生存质量。
 
下面一个项目的获得者是西部地区科学工作者项目:
15.新疆城市维吾尔族、汉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营养流行病调查
 
申请人姓名:李莉
专业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名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
项目持续时间: 一年半   
项目资助金额:11万元人民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新疆有其独特的民族遗传资源和生活习惯,本研究拟在新疆城市地区的维吾尔族、汉族成年人中开展大样本随机人群的NAFLD 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膳食因素、体力活动等)的横断面研究,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了解脂肪细胞因子及膳食结构在NAF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探讨NAFLD与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NAFLD 的病因研究和早期预防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