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

上海老年人群少肌性肥胖及其膳食影响因素研究

Sarcopenic Obesity and Associated Dietary Factors Among Shanghai Elderly Population

项目编号:DIC2015-01

申请人姓名:陆晔

申请人工作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资助金额: 19

项目摘要:少肌症是以肌肉质量、体积以及肌肉力量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老年人多发病症,已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正常生活和自理能力。如同时伴随体脂及内脏脂肪增加和其他部位的皮下脂肪含量下降,则称为少肌性肥胖,会加剧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的下降,并且增加慢性病发病风险。随着上海步入老龄化社会,少肌性肥胖由于其发病的隐匿性和危害的严重性,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本研究拟在2009年建立的“上海市老龄化和成人健康”前瞻性研究队列的基础上,开展随访调查。根据体质指数、行走速度、握力以及问卷调查判定少肌性肥胖患者,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开展食物频率调查。通过膳食结构主成份分析,研究上海老年人群中少肌性肥胖的膳食影响因素。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以掌握上海社区老年人少肌症以及少肌性肥胖的患病率;探讨膳食摄入及膳食结构与少肌性肥胖发病的相关性。为少肌性肥胖的膳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乳蛋白对肌肉衰减综合征随机对照临床干预效果评价

Assessment on the effect of lactoprotein supplement on sarcopenia b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项目编号:DIC2015-02

申请人姓名:吕全军

申请人工作单位: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资助金额: 19

项目摘要:问题现状:肌肉衰减综合症(Sarcopenia)是增龄的自然结果,广泛存在于老年人群中,它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延长老年人住院后恢复时间,增加老年人死亡率。研究证实,肌肉衰减综合症与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密切相关。在我国,目前尚未开展有关乳蛋白对老年肌肉衰减综合症患者骨骼肌质量、力量和功能影响的实验型研究。

研究目的:评价乳蛋白对患肌肉衰减综合症老年人四肢骨骼肌质量功能的影响。

研究方法:将纳入本研究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安慰剂组,治疗6个月。测定不同阶段干预组与安慰剂组老年人四肢骨骼肌质量、肌肉力量、机体物理功能评分及各实验室指标,分别进行组间横向比较和组内纵向比较,判断乳蛋白对老年肌肉衰减综合症患者肌肉质量和功能改善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老年人蛋白质营养与骨骼肌质量、功能的关系研究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in nutrition status and muscle mass  and function in elderly people

项目编号:DIC2015-03

申请人姓名:陈艳秋

申请人工作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资助金额: 19

项目摘要:肌肉衰减综合征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以骨骼肌质量和力量及功能下降为特征的老年性综合征。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营养因素,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和/或合成抵抗,缺少体力活动是两项重要的危险因素。全面认识并充分研究蛋白质营养与肌力与肌量的关系,对老年人的功能维护,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和残疾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即刻称重的膳食调查方法,准确获得上海城区和郊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老年人膳食蛋白质摄入的来源、数量、频率及三餐分配的资料。通过血液生化检查,了解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的水平。采用国际推荐的方法测定骨骼肌质量和功能。深入分析老年人蛋白质营养状况与肌量、肌力、肌功能的关系,探讨维持老年人最大骨骼肌质量、肌力、肌功能的膳食蛋白质适宜摄入水平,为我国老年肌肉衰减征的营养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导。

老年人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Study on the protein requirements of the older adults

项目编号:DIC2015-04

申请人姓名:李敏

申请人工作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

资助金额: 19

项目摘要: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少肌症的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尽管老年少肌症的病因是多因素的但是现有证据表明膳食与营养是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蛋白质的营养。营养素需要量是营养学研究的基础,因此研究老年少肌症与蛋白质营养的关系就必然涉及到老年人蛋白质需要量这个基本的营养学问题但是老年人蛋白质需要量是否与中青年人一致国内外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由于缺乏国内老年人蛋白质需要量的足够的证据,因此新修订的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老年人蛋白质的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暂维持与中青年人一致。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蛋白质作为人体必需的宏量营养素之一,其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因此老年人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也越来越迫切。

本研究拟以65-75岁健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指示剂氨基酸氧化法(Indicator amino acid oxidationIAAO)即以13C标记的L-苯丙氨酸作为示踪剂,在氨基酸配比膳食的基础上研究我国老年人蛋白质的需要量。本研究结果将获得老年人蛋白质需要量,比较老年人和中青年人蛋白质需要量是否存在差异,我国老年人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的修订提供最直接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对老年少肌症的现况、预防和干预措施方面的研究提供基本的科学资料,填补我国老年人膳食蛋白质需要量研究的空白。

中国五省育龄妇女维生素D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关联及干预模式研究

Vitamin D status and risk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and intervention model among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five provinces of China.

项目编号:DIC2015-05

申请人姓名:裴丽君

申请人工作单位: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资助金额: 19

项目摘要:问题现状:维生素D缺乏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已成为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维生素D缺乏所产生的后果不仅影响母亲健康,也影响胎儿及婴儿的生长发育。育龄妇女孕前、孕早期、直至分娩的任何时期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甚至增加成年生命后期骨质疏松、骨软化、肌肉无力的疾病发生风险。然而,目前国内对育龄妇女维生素D缺乏率及膳食摄入量不十分清楚,不能对该人群孕前、孕早期及整个孕期对于胎儿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危险做出正确评价。

研究目的:本研究立足于育龄妇女孕前,即胚胎发育开始前,开展中国五省育龄妇女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布及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关联研究,研究成果将为降低我国育龄妇女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一级预防,在我国实施低成本的预防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市场调研以及数据库的建立

Market Research 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 and Establish a Database

项目编号:DIC2015-06

申请人姓名:何梅

申请人工作单位: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资助金额: 19

项目摘要:201412月,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的正式发布和实施,为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医用食品)的发展奠定了法规基础,同时也是国内医用食品发展的极好契机。

本研究拟通过市场采集、互联网查询、医生访谈、国外医生手册查阅等途径,获得500-800种国内外的医用食品及其标签和/或产品说明书。通过建立医用食品相关的关键信息元,构建信息元间的关联,建立具有综合查询功能的医用食品数据库。将采集的医用食品重要关键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通过对产品信息的综合统计分析、归纳,为我国医用食品企业的产品研发、患者临床支持等提供科学数据。

基于多种分析技术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Metabonomics Analysis of Hyperuricemia Based on a Variety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项目编号:DIC2015-07

申请人姓名:潘洪志

申请人工作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资助金额: 19

项目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常见病、多发病。我国人群中HUA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HUA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生化基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目前,血尿酸水平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唯一指标,然而尿酸并不能完全反映高尿酸血症患者机体的代谢规律,也不能完全阐明高尿酸血症疾病转归过程中的机理。因此,发现更加灵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以此对HUA进行深入研究成为对HUA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代谢组学在寻找早期、敏感的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近年来,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1H核磁共振技术(NMR)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 MS)的代谢组学方法广泛应用于代谢组学研究中。通过结合多种代谢组学方法可以达到分析平台优势互补,更加全面、准确、可信地筛选出敏感、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因此,采用多种技术对我国居民高尿酸血症进行全面的代谢组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基于GC-MSNMRUPLC-Q-TOF 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寻找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并研究其致病机制。

本研究拟在前期对我国居民高尿酸血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参加健康体检的哈尔滨市人群中收集研究对象200人,其中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人,正常健康对照100人。对筛选人群进行基本资料调查,采集空腹血样并检测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对各组之间年龄、性别、吸烟史等基本资料进行匹配。利用GC-MS技术研究人群的血清游离脂肪酸谱。利用UPLC-Q-TOF MS和基于CPMG序列的1H-NMR技术检测各组人群的血清指纹图谱。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血清游离脂肪酸和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判别分析,主要包括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来寻找生物标志物。对代谢标志物进行代谢通路研究,以此研究高尿酸血症的代谢变化规律,探明其发病机理,为HUA的发病及其转归进行早期预警、诊断和治疗寻找靶点。

孕期膳食胆固醇摄入及胆固醇代谢标志物水平与妊娠糖尿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cholesterol intake and cholesterol metabolic biomarkers during pregnancy and risk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项目编号:DIC2015-08

申请人姓名:杨雪锋

申请人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资助金额: 19

项目摘要: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糖代谢异常的疾病。自2011年执行IADPSG推荐的GDM诊断标准以来,我国报道的妊娠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0~20%。妊娠期血糖异常会增加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等妊娠并发症以及巨大儿、难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孕期由于激素的影响,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增强,同时富含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胆固醇摄入是否会增加GDM的风险?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科学报告中建议取消对膳食胆固醇摄入的限制,但胆固醇摄入与慢性病的关系尤其与GDM的关系在中国人群缺乏充分的研究证据。由于胆固醇代谢受胆固醇合成和吸收的双重调节,膳食胆固醇摄入并不能准确反映胆固醇的代谢状况。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胆固醇吸收和合成的血清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与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能更为客观真实的反映胆固醇代谢状态。为胆固醇代谢与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但是,迄今尚缺乏孕期胆固醇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其与GDM关系的研究。

因此,本项目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取初次孕检并建册的孕早期孕妇约1500人作为调查对象,在不同的孕期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包括血脂及血清胆固醇标志物水平检测),以及运用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半定量食物频率表(FFQ)进行膳食调查,并按IADPSG标准在孕24~28周进行GDM筛查和诊断。在调查不同孕期膳食胆固醇摄入量的基础上,动态监测孕期的胆固醇代谢标志物水平,进一步深入分析孕期膳食胆固醇摄入、胆固醇代谢标志物水平与GDM的关系,筛选预测GDM风险的代谢标志物指标。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制定合理的膳食干预措施防治孕期脂质代谢异常以及GDM等妊娠合并症,保证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国成年男性硫胺素平均需要量探讨

The study on averagethiaminerequirement in Chinese adult male

项目编号:DIC2015-09

申请人姓名:刘庆春

申请人工作单位:武警总医院

资助金额: 14.5

项目摘要:膳食硫胺素摄入不足一直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营养问题之一。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膳食结构的变化,硫胺素摄入不足有加重趋势,因此需要加强对硫胺素需要量的研究。过去我国居民硫胺素平均需要量主要根据尿负荷试验测得,随着硫胺素营养状况评价方法的发展,发现血液中硫胺素二磷酸酯水平是一个敏感指标,可用以评价硫胺素营养状况。本项目拟通过现场人群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我国成年男性血液中硫胺素二磷酸酯浓度,结合膳食控制、空腹尿硫胺素排出量和红细胞转酮醇酶活性系数测定,探讨不同硫胺素摄入量状况下硫胺素营养状况变化,为制订我国居民硫胺素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提供新的理论依据。预期提出我国成年男性硫胺素平均需要量,为今后开展硫胺素代谢、硫胺素营养状况的评定与硫胺素膳食参考摄入量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2~3篇高质量的论文。

水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The effect of hydration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项目编号:DIC2015-10

申请人姓名:杜松明

申请人工作单位:中国营养学会

资助金额: 14.5

项目摘要:问题现状: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水对于人体而言,其生理功能包括多个方面:水是人体组织的主要组成成分,可参与机体新陈代谢、维持体液正常渗透压及电解质平衡、调节体温,且具有润滑作用。水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摄入水分不足或过多都对机体无益。

水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对于水的研究却甚少。由本课题组成员马冠生教授负责的《我国四城市儿童少年饮水情况调查》和《我国四城市成年人饮水情况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少年和成年人的每日饮水量并不能达到我国推荐饮水量(1200ml)的标准;由于缺乏足够的饮水调查相关数据,我国饮水适宜摄入量(AI)的制定也受到了限制。

另外,水与健康息息相关。其中,大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机体的认知能力,且大脑组织中含水的比例为85%,如果水摄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目前,关于水对认知能力影响的研究尚少且结果不一致,试验的质量控制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本研究主要针对以上两点问题,首先进行饮水调查,为制定我国水AI提供数据;其次,研究水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并验证两者的内在脑部机制。

预期结果:

1.了解人群的日常饮水行为特性,如:饮水量、饮水速度等。

2.了解人群每日饮水量与排尿量、尿液指标之间的关系。

3.形成建立脱水模型的方法。

4.了解饮水对人群认知能力的影响。

5.了解饮水对认知能力影响的机制,如脑部控制认知能力部位,前额叶皮层(执行功能,包括计划和抑制控制),前扣带皮层(情绪和决策)和颞上回(听觉处理)等在核磁下的活性改变。

朝觐人员生活方式对其营养素摄入状况和血浆磷脂脂肪酸谱的影响

The effect of lifestyle on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the profiles of plasma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in pilgrimage people

项目编号:DIC2015-11

申请人姓名:杨建军

申请人工作单位: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

资助金额:19

项目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疾病谱和死亡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八十年代后期,我国以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为主的慢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已占总死亡率的70%。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受膳食、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膳食营养对慢性病的影响尤为重要,血浆磷脂脂肪酸谱是反应膳食结构差异的可靠指标。宁夏是中国回族最大的聚居地,回族人口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1/3,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5。回族人群有着与汉族不同的生活饮食习惯,如回族群众有封斋的习惯,喜食牛羊肉、油香,喜饮茶,视烟、酒为禁忌等。朝觐人群又是回族中的一个特殊的人群,在穆斯林社区乃至中国社会都有着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影响力,他们被尊称为“哈吉”,是最虔诚的回族穆斯林的象征,且朝觐人群年龄多在50 岁~70 岁之间,多数人员患有老年病、慢性疾病,对于关联研究尚缺少足够的人群流行病学及临床实验证据,而且对其膳食结构、营养状况、生活方式以及营养相关性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亦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为了探索传统回族生活方式对其营养状况的摄入和慢性疾病的影响本研究运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整群抽取每年参加朝觐的回族人员,调查其生活方式,并采用采用访谈式和半定量食物频率表(FFQ)法调查其营养素摄入状况,通过气相色谱法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脂肪酸,分析该人群血浆磷脂脂肪酸谱,同时比较回族人群与同地区非朝觐回族人群、汉族人群的生活方式、营养素摄入状况、血浆磷脂脂肪酸谱,探索传统回族生活方式对其营养状况及血浆磷脂脂肪酸谱的影响,为揭示生活方式与营养素摄入、血浆磷脂脂肪酸谱慢性疾病的相关性提供基础数据。预期成果:培养硕士研究生2-3名;青年教师骨干2-3名,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