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

  2001年9月27~28日达能营养中心在天津召开了第四次学术研讨会及2001年项目招标结果发布会。有来自全国各地参加招标书评审的专家和有关人员以及包括来自天津和北京20多家媒体的记者参加。公布的获奖者名单和项目标题如下:

1.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0-6岁儿童营养缺乏病及综合营养干预研究

申请人:王玉 兰州医学院预防医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项目摘要:
  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是甘肃省独有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自然条件较差,交通经济落后的偏僻高寒阴湿地区(海拔2400-2800米)。多民族杂居,生产条件落后有独特的生活行为方式(半游牧、起居不规律、饮食单调等)。其0-6岁儿童营养缺乏病亦有别于其他民族。据王玉等初步研究表明该民族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症等患病严重。但迄今未见有关此问题的系统研究。为了明确该人群患病确切情况及探讨有针对性的综合营养干预措施,拟参考当地临床资料,抽样进行营养调查,明了营养缺乏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建立包括健康行为干预和营养素干预的综合营养干预模式,引导人们合理的食物选择和消费,指导合理的膳食结构,增强和提高该人群的素质。

>>媒体报道<<

 

2.体力活动强度定量和问卷调查方法的研究

申请人:李可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

项目摘要:
  21世纪的世界营养问题是保持健康的体重和活跃的体力活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应有体力活动适宜数量和形式的具体建议。为此,拟建立运动强度定量系统。通过建立各种体力活动的代谢当量数据库和研究安静/运动心率结合去脂体重与体力活动中耗氧量的相关关系,综合代谢当量、心率、体成分和主观感觉指标,建立适用于中国居民的体力活动强度定量指标、技术和标准。以此为依据,可以指导中国居民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及适宜的运动强度、频率和时间;并设计两类体力活动量调查的问卷,分别用于研究能量代谢和健康教育工作。

>>媒体报道<<



3.我国老年人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申请人:赵文华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项目摘要: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成为受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饮食行为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全国有代表性的六个省城市及农村选择18000名年龄在60-75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个调查对象的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询问调查,以全面了解我国老年人的饮食行为现状;确定影响我国老人饮食行为的主要因素;同时了解我国老年人奶制品和保健食品的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我国老年人膳食保证体系和干预措施,为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和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科学依据。

>>媒体报道<<

 

4.营养宣教对改善老年人便秘及预防亚健康的作用

申请人:蔡云清 南京医科大学

项目摘要:
  便秘在中国老年群体中非常普遍,发生率约高达35%。便秘除了排便困难外,还可引起多种亚健康症状,如头晕、心悸、乏力、烦躁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甚至可成为肠道癌症、老年痴呆和脑溢血的诱因,给老年人带来较大的痛苦,并可危及生命。本项目的目的旨在通过营养宣教干预,提高老年人营养知识和食品保健意识,合理地调节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从而改善便秘状况,预防亚健康症状。研究方法即通过对老年人群的基线调查,了解老年人便秘及其亚健康症状,以及营养知识、膳食结构、肠道微生态和血脂等情况,针对存在的饮食误区开展营养宣教活动,并进行综合评价。预期结果:设计制作五种相关宣教材料,培训系列讲座20次,营养知识改善率达80%-95%,便秘改善率达50%-70%,便秘者减少15%-30%,发表营养宣教干预项目研究论文2-3篇。

5.基因多态性对育龄妇女在典型代表性膳食条件下钙吸收利用的影响

申请人:黄振武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项目摘要:
  钙缺乏是目前全球普遍存在并严重危害人们生活质量的营养素缺乏病之一。在发达国家,由于人口的老年化,骨质疏松乃至骨折较为普遍,大大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包括我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由于膳食钙的吸收率低,涉及儿童、育龄妇女和老年尤其老年妇女等人群,情况更为严重。而育龄妇女的钙储备情况(骨质峰度)直接关系到其老年时期的骨质疏松程度以及是否引发骨折。本研究拟从膳食结构和基因多态性的角度寻找影响育龄妇女钙吸收利用的因素。采用稳定同位素(44Ca、42Ca和86Sr)示踪的方法,在调查人群VDRG和ERG频度分布后,以不同代表性等位基因型别分组,在发表的全国膳食调查资料基础上设计城乡典型代表膳食,观察育龄妇女钙吸收利用的情况。本研究将为调整我国膳食结构而提高钙的吸收利用宣教提供科学依据,并从分子遗传角度为今后精细制定人群钙的需要量、重点人群钙缺乏的防止提供依据。

6.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中GMO(遗传修饰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

申请人:杨晓光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项目摘要:
  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使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良品质是当前全球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和改善我国13亿人口食物供应的重要策略。随着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的发展,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性问题倍受关注。判断食品中是否存在遗传修饰物质(GMO)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技术是安全性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研究是利用PCR技术建立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中的GMO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中定量检测采用竞争性PCR和即时PCR的方法。
  本方法的建立将为我国的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奠定基础,为我国食品的进出口贸易和尽快进入WTO提供技术保障。

>>媒体报道<<



7.中国食物数据库的增补  

杨月欣 研究员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项目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扩大和完善食物成分信息,增补约500种当前居民常用食物的38项营养成分数据,修订和核实食物成分数据库中的各类错误及可疑数据;出版新食物成分数据。 课题的完成将显著增加我国食物成分数据库的信息量,提高其实用性及参考价值,使食物成分数据能更好地为人民健康、营养调查、新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提供科学保障。

>>媒体报道<<

 

8.上海儿童贫血原因与铁缺乏及其膳食组成关系的研究

申请人:孙建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项目摘要:
  铁缺乏是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营养问题之一,也是当前危害我国妇女、儿童、老年人的主要营养缺乏病。铁缺乏不仅导致贫血,还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和工作能力下降。儿童心理行为改变和智力发育损害。增加母亲儿童的死亡率。因此铁缺乏的防治研究一直是许多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关注的热点。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92年)表明,上海0-6岁贫血患病率为211%,6-l4岁为393%,各年龄组的贫血患病率比北京、天津、广东等地高1-3倍,甚至高于许多西部贫困地区。然而上海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均居全国之首,人均鱼肉禽蛋奶类消费量257g/d ,铁的平均摄入量为204g/d,占RDA的 1474%。很显然上海儿童与我国其它地区一样在贫血患病率与铁摄入量之间存在矛盾,除此之外,还存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的矛盾。1999年林果为等报道,上海育龄期妇女、孕妇和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139%、1928%、948%,缺铁的患病率分别为432%、6627%和498%,从中可以看出近年来上海有关高危人群中IDA尤其是铁缺乏的发病率仍然较高。近年来上海儿童青少年膳食铁的摄入量在18-20mg/d,其中20%来源于动物食物。从中可以推测血红素铁(HI)的摄入量己达3-4mg/d,如按 20%的吸收率估计,其吸收量为06-08mg/d,加上非血红素铁(NHI)摄入量 10-15mg/d,吸收率按 5%估计则有05-075mg/d被吸收。理论上讲从以上二方面(HI+NHI)吸收的铁是可以补赏每日机体的铁耗损(大约1mg/d),但是铁摄入量和铁缺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问题可能与膳食调查铁摄入量数据不一定真实以及目前采用的铁吸收利用率估算的可靠性差有很大关系。近年来我国的膳食结构、饮食行为、食物加工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迁,根据我教研室最近对上海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调查,有相当多的人存在挑食偏食现象,营养难以均衡全面,目前上海儿童铁的实际摄入量有多少?膳食中影响铁吸。

9. 4省8县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广应用

  项目申请者:赵丽云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项目金额:15万元

      >>媒体报道<<

 

10. 叶酸、VB12及其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研究

  项目申请者:李 勇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项目金额:15万元

      >>媒体报道<<

 

11. 应用Child-To-Child模式促进学生营养教育的研究

  项目申请者:余小鸣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项目金额:14.2万元

以下2个项目的获得者市青年科学工作者:

12. 电话调查与入户访谈调查方法的比较研究

  项目申请者:李滢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项目金额:10万元

      >>媒体报道<<

 

13. 不同的膳食脂肪酸构成比对小鼠血脂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项目申请者:冯 翔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卫生学院医学营养学系

  项目金额:10万元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