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厅

The changing trend of dietary fat intake of "Chinese population-An eight provinces case study in China
 

王慧君,翟凤英,杜树发,葛可佑(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北京100050)

  【摘 要】目的 探讨1991~1997年中国成人膳食脂肪摄入量、脂肪食物来源及其组成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 “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资料,选取1991、1993和1997年调查中18~65岁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成人膳食脂肪摄入量、脂肪供能比、脂肪食物来源和脂肪酸组成作为评价居民脂肪摄入状况的指标,以SAS软件对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及结论:1991~1997年城市、郊区和县城三类地区成人脂肪摄入量增加,脂肪提供能量在总能量中所占比例提高,城市已达到34.79%。胆固醇摄入量也呈增加趋势,城市居民胆固醇平均摄入水平已达到361.55mg/d。植物油脂和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增加成为居民脂肪摄入提高的主要原因。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总能量中所占比例均呈提高趋势,其中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增长最快。农村居民膳食脂肪摄入状况稳定在较低的摄入水平。
  关键词:营养调查;膳食脂肪;胆固醇;脂肪酸

  膳食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对维持人体能量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膳食结构的不同,脂肪提供的能量在总能量中所占比例、膳食脂肪来源及脂肪酸的摄入状况会存在差异,而过高的膳食脂肪摄入可以促进肥胖、冠心病、糖尿病和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因而膳食中脂肪的摄入状况一直是脂肪摄入处于高水平等西方国家关注的问题1~4。在我国,随着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膳食脂肪摄入量、食物来源及脂肪酸的组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全国营养调查及其他大规模的营养调查均显示在我国居民中脂肪供能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同时,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与营养和膳食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显著提高5,6。因而详细地分析我国居民脂肪摄入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利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人口中心合作在中国八省开展的“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中1991~1997年的调查资料,对居民的脂肪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更好地引导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 为公共营养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 内容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人口中心合作开展的“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中1991~1997年的调查资料。1991 和1993年的调查在辽宁、山东、江苏、河南、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八省进行,1997年以黑龙江省替代辽宁省。调查内容包括:住户调查、体格测量、膳食调查和社区调查等几个部分。
1.2 研究对象
  选取1991、1993和1997年资料中18~65岁健康成人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1991年8266人,1993年7961人,1997年7748人。各调查年份人口构成基本一致。
1.3 分析方法
  应用SAS软件对有关数据库进行清理、分析。由于城市、郊区、县城和农村四类不同社区成人的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费模式和商品价格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本研究中按生活社区性质的不同分城市、郊区、县城和农村四类不同社区,探讨各社区成年居民膳食脂肪摄入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2 结果
2.1 样本基本情况
  表1为研究人群的性别和居住地区构成,可见1991~1997年各年度内研究人群性别构成基本平衡,各年度间研究人群性别构成一致。1991~1997年研究人群在各类地区中的分布基本一致。

表 1 研究人群组成

1991

1993

1997

频数

比例

(%)

频数

比例

(%)

频数

比例

(%)

性别

4394

49.76

3923

48.62

4093

49.32

4437

50.24

4146

51.38

4206

50.68

总计

88.31

100

80.69

100

8299

100

社区

城市

1424

16.13

1133

14.04

1241

14.95

农村

1405

15.91

1343

16.64

1539

18.54

市区

1485

16.82

1298

16.09

1291

15.56

郊区

4517

51.15

4295

53.23

4228

50.95

总计

8831

100

8069

100

8299

100


2.2 1991~1997年成人膳食脂肪摄入状况的变化趋势
  如表2所示,在各类地区中成人能量摄入已基本满足需要,其摄入量均达到推荐摄入量标准的95%以上,并稳定在此水平,1991~1997年成人能量摄入状况变化不大。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变,能量的来源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脂肪的摄入量在除农村以外的各地区中均呈增长趋势,其中城市和郊区成人每日脂肪摄入量增长较快,分别增加了32.48g和30.29g,其增幅分别为50.91%和51.86%;脂肪摄入量的提高导致脂肪提供的能量在总能量中所占比例提高,1997年城市居民平均脂肪供能比已达到34.79%,高于推荐摄入量30%的水平。农村居民膳食脂肪摄入基本稳定在60g/d,脂肪供能比稳定在20%的水平。此外,城市、郊区和县城胆固醇的摄入量也显著提高,其增幅分别为74.34%、67.27%和76.21%。1997年城市居民平均胆固醇摄入已达361.55mg/d,城市居民中有54.31%的成人胆固醇的摄入量超过了300 mg/d。农村居民胆固醇摄入量稳定在150 mg/d的低水平。

表 2 成人膳食脂肪摄入的变化趋势

社区

热能 (kcal)

脂肪 (g)

脂肪产热 (%)

胆固醇 (mg)

城市

91

2426.54

63.80

23.22

207.13

93

2312.36

81.71

30.98

281.63

97

2435.53

96.28

34.79

361.55

农村

91

2513.67

58.41

20.64

165.25

93

2579.71

74.15

25.32

226.69

97

2627.00

88.70

29.68

276.43

市区

91

2598.50

61.47

21.42

143.84

93

2504.56

70.52

24.79

210.52

97

2355.43

73.75

27.49

252.22

郊区

91

2570.18

62.15

21.75

160.04

93

2733.16

56.18

18.47

120.73

97

2599.76

63.43

21.69

149.39

总计

91

2542.79

61.71

21.76

165.74

93

2611.76

65.06

22.39

175.40

97

2542.25

74.64

26.03

220.67


  2.3 1991~1997年成人膳食脂肪食物来源的变化趋势
  如表3所示,从脂肪的食物来源看约有一半的脂肪来自于食用油脂的消费,另一半是由各种食物提供的脂肪,这种食物来源上的分配状况在1991~1997年间在各类地区均很稳定。由于膳食结构的改变,食用油脂和食物提供脂肪的内部构成发生了改变,首先食用油脂消费中植物油消费量显著提高,1991~1997年由植物油提供的脂肪量在总脂肪摄入中所占比例从30%提高到40%,同时精炼动物脂肪的消费量下降。其次在食物提供的脂肪中除农村地区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提供脂肪量及在总脂肪中所占比例相对稳定以外,其它三类地区居民由于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增大造成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脂肪量显著提高,特别是城市居民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脂肪已达总脂肪量的40%,显著高于其他社区。由于植物性食物提供的脂肪量变化不大,因而造成植物性食物提供脂肪在总脂肪中所占比例下降。

表 3 在各社区中成人膳食脂肪摄入的变化趋势

社区

食物

食用油脂

植物性食物

动物性食物

植物油

动物脂肪

g/d

%of 脂肪

g/d

% of 脂肪

g/d

%of 脂肪

g/d

% of 脂肪

城市

91

10.36

19.49

22.68

31.18

19.72

32.37

11.05

16.96

93

10.28

15.46

33.11

40.39

30.80

36.31

7.53

7.87

97

12.17

14.73

36.01

38.32

41.73

40.94

6.18

5.85

农村

91

9.66

21.89

18.84

27.70

18.15

28.92

11.77

21.49

93

9.91

18.92

26.65

33.56

24.08

32.77

13.51

14.75

97

11.13

17.65

28.05

30.74

36.20

38.85

13.32

12.76

市区

91

10.56

24.07

18.65

25.52

20.34

32.98

11.92

17.43

93

11.07

19.19

27.27

37.47

23.60

32.05

8.60

11.32

97

9.78

17.97

24.78

32.97

33.12

41.05

6.05

7.98

郊区

91

11.03

24.20

19.03

25.53

20.01

32.72

12.09

17.55

93

11.14

28.12

16.17

22.92

19.41

34.50

9.46

14.46

97

11.26

24.69

15.45

22.08

28.70

41.43

7.87

11.59

总计

91

10.62

23.05

19.52

26.78

19.72

32.10

11.84

18.06

93

10.80

23.38

22.08

29.48

22.46

34.07

9.72

13.08

97

11.14

20.85

22.31

27.81

32.73

40.82

8.34

10.39


  城市、郊区和县城居民的牲畜肉类食物消费增长较快,这是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脂肪量提高的主要原因。1991~1997年牲畜肉类食物提供的脂肪量在城市居民中提高了约10g/d,在郊区和县城居民中提高了约7 g/d。可见动物性食物脂肪的增加量中有75%是由于牲畜肉类食物的摄入提高引起的。在牲畜肉类食物中猪肉及其制品提供的脂肪量增加最快,城市约为8g/d,郊区和县城约为6 g/d。禽肉类和蛋类提供的脂肪量约增加了1~2 g/d。
  2.4 1991~1997年成人膳食脂肪酸摄入状况变化趋势
  如表4所见,在城市、郊区和县城三类地区中,随着居民总膳食摄入量的提高,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均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城市和郊区居民的增长较快,饱和脂肪酸分别增长了6.13g/d和6.65 g/d;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增长了14.52 g/d和13.61 g/d;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增长了11.08 g/d和9.35 g/d。县城居民各种脂肪酸摄入量的增长较城市和郊区小。至1997年城市和郊区居民各脂肪酸的摄入量已基本一致,显著高于县城和农村。由于能量摄入变化不大,各类脂肪酸摄入量的增加导致其提供的能量在总能量中所占比例的提高,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在总能量中所占比例增长最快。农村居民各类脂肪酸摄入量及各类脂肪酸提供能量在总能量中所占比例稳定在较低水平。

表 4 在各社区中成人膳食脂肪酸摄入的变化趋势

社区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g

% of 能量

g

% of 能量

g

% of 能量

城市

91

19.03

6.84

26.98

9.78

16.00

5.96

93

23.27

8.76

34.81

13.17

21.05

8.05

97

25.16

9.09

41.50

14.96

27.08

9.82

农村

91

17.50

6.19

24.65

8.72

14.71

5.17

93

22.26

7.52

31.45

10.71

18.42

6.38

97

24.15

7.97

38.26

12.80

24.06

8.16

市区

91

18.16

6.34

25.60

8.94

16.18

5.59

93

20.19

7.08

30.21

10.61

17.83

6.28

97

19.44

7.24

30.81

11.45

21.45

8.02

郊区

91

18.39

6.40

25.98

9.09

16.26

5.74

93

16.09

5.27

23.16

7.61

15.55

5.12

97

16.39

5.61

26.36

9.00

19.14

6.54

总计

91

18.31

6.43

25.87

9.11

15.96

5.66

93

18.78

6.43

27.31

9.39

17.17

5.93

97

19.61

6.82

31.52

10.98

21.60

7.56


  如表5所见,在饱和脂肪酸中,以软脂酸(16∶0)摄入量最大,约占饱和脂肪酸总量的65%,其次为硬脂酸(18∶0)约占24%,这种构成状况在各地区基本一致,且在1991~1997年中保持稳定。单不饱和脂肪酸中以油酸(18∶1)的摄入量最高,但其摄入呈下降趋势,至1997年油酸约占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80%~85%,其次为二十二碳一烯酸(22∶1),该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呈增加趋势,约占9%~10%。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构成在各地区基本一致,且在各地区中油酸所占比例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下降幅度约为10个百分点。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以n-6系列必需脂肪酸亚油酸(18∶2)为主,约占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85%,其次为n-3系列必需脂肪酸亚麻酸(18∶3),约占10%。在各社区中亚油酸所占比例均呈下降趋势,其下降幅度约为5个百分点,同时亚麻酸所占比例上升约5个百分点。

表 5 在各社区中成人膳食脂肪酸摄入的变化趋势

社区

% of 饱和脂肪酸

% of 单不饱和脂肪酸

% of 多不饱和脂肪酸

16 : 0

18 : 0

22 : 0

18 : 1

22 : 1

16 : 1

18 : 2

18 : 3

16 : 2

城市

91

65.75

25.51

2.14

92.88

1.67

3.35

90.10

4.36

0.64

93

65.15

25.69

2.19

91.63

3.37

3.46

90.66

4.96

0.80

97

61.99

24.75

5.17

82.62

10.57

3.84

83.12

11.77

0.73

农村

91

66.25

25.52

1.91

92.39

1.77

3.36

88.87

4.61

0.61

93

65.95

25.37

2.01

93.00

1.30

3.43

89.52

4.85

0.69

97

62.92

24.33

4.95

83.34

9.39

3.62

83.45

9.88

0.60

市区

91

66.80

24.17

2.24

93.48

0.54

3.11

88.84

4.67

0.58

93

66.00

25.34

2.10

90.92

3.87

3.41

89.42

5.21

0.78

97

64.25

23.80

4.55

84.19

9.04

3.69

84.56

9.46

0.67

郊区

91

66.75

24.44

2.21

93.62

0.63

3.07

89.63

4.43

0.53

93

67.91

22.94

2.40

93.18

0.92

2.84

88.73

4.58

0.49

97

64.87

22.06

5.57

83.65

9.22

3.27

84.30

9.25

0.44

总计

91

66.52

24.74

2.16

93.28

0.96

3.17

89.45

4.49

0.57

93

66.89

24.11

2.26

92.57

1.80

3.12

89.24

4.78

0.61

97

63.98

23.15

5.24

83.52

9.42

3.49

84.01

9.78

0.54


3 讨论
  膳食脂肪的摄入状况一直是脂肪摄入处于高水平的西方国家关注的问题,很多的研究表明过高的膳食脂肪摄入可以促进肥胖、冠心病、糖尿病和肿瘤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的发生[1~4]。因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控制膳食中脂肪摄入量,改变膳食结构从而降低动物性食物提供脂肪量的干预措施,已被大部分居民接受。控制脂肪摄入量有效地降低了在这些国家相关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37]。
  我国居民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脂肪摄入也处于较低水平。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食物供应充足及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得居民膳食结构出现显著变化。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及“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均显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的动物性食物的量增加,特别是畜肉类和蛋类食品的消费增长较快,同时谷类食物和根茎类食物的消费量下降。城市居民膳食结构变化较大,而农村居民变化较小56。
  膳食结构的改变导致居民脂肪摄入水平发生变化,除农村居民膳食脂肪摄入量及脂肪供能比稳定在低水平外,城市、郊区和县城居民脂肪摄入量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1997年郊区和县城居民脂肪供能比已接近30%,城市则已超过30%的推荐供给量水平,达到总能量的34%,脂肪摄入水平的增高会导致人群中患肥胖、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危险性提高,特别是对中老年人群的健康造成威胁。
  从脂肪的来源看,居民摄入脂肪一半由食品带入,另一半来自食用油脂的消费。由于居民越来越趋向于消费植物油,因而植物油的消费量增大而精炼动物脂肪消费量下降。同时,除农村地区外,随着动物性食物消费量的增加,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脂肪的量呈增长的趋势。在动物性食品中,来源于禽肉类、奶类和水产类脂肪的量变化不大,因而它们提供的脂肪量也基本稳定。畜肉类和蛋类食品消费量增长较快,因而它们提供的脂肪量也相应提高。畜肉类食品消费以猪肉及其制品消费的增加为主。因此,控制植物性食用油和以猪肉及其制品为主的畜肉类食品消费量的提高是控制脂肪摄入量不断提高的关键。
  随着脂肪摄入的提高,各种脂肪酸的摄入量均呈增长趋势,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增长最快,其在能量中所占比例从9%增至11%。饱和脂肪酸的组成以软脂酸为主,其次为硬脂酸,软脂酸被认为有较强的升高胆固醇的作用8~10。1997年城市居民饱和脂肪酸提供能量在总能量中比例升高至9%,而农村居民仍稳定在5.5%的低水平。多不饱和脂肪酸随植物油消费量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增加,其中亚油酸摄入最多,约占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85%,其次为亚麻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的增加对抑制胆固醇升高会起到一定作用17。
  膳食胆固醇摄入量和血液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膳食胆固醇的过量摄入会导致患心脑血管疾病和胆结石等慢性疾病的危险性提高1~3。从本研究结果看我国居民的膳食胆固醇摄入水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城市、郊区和县城居民的胆固醇摄入水平均显著提高,城市居民1997年胆固醇摄入量已超过300mg/d的推荐摄入量,达到361.55mg/d,城市成年居民中有54%的人胆固醇摄入量超过300mg/d,郊区和县城居民胆固醇的摄入已增至250mg/d和270mg/d,只有农村居民胆固醇摄入稳定在150mg/d的低水平。我国90年代以来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膳食结构发生较快变化的现阶段,正确引导食物消费,在膳食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人群膳食脂肪和胆固醇的过高摄入,从而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由于膳食结构变化的不平衡,存在着农村居民膳食结构变化较城市、郊区和县城居民小的特点。因而农村居民脂肪摄入稳定在较低水平,农村居民和其他三类地区居民脂肪摄入状况的差异在加大。郊区居民按原有的户籍分类属农村居民,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郊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强度改变,其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从1991~1997年居民膳食的变化看,郊区居民膳食结构变化快,到1997年,郊区居民膳食已完全不同于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而和城市居民接近。因而应把郊区居民区别于农村人口,重视其膳食结构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闻芝梅,陈君石.现代营养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4-53.
  [2]Bray GA Popkin BM. Dietary fat intake does affect obesity [J]. Ame J Clin Nutr 1998 68 1157-1173.
  [3]Coulston AM. The role of dietary fats in plant-based diets[J]. Am J Clin Nutr ,1999 70 512S-515S.
  [4]Suh II , Oh KW, Lee KH,et al. Moderate dietary fat consumption as ar isk factor for ischemin heart disease in a population with a low fat intakea case_control study in Korean men [J]. Am J Clin Nutr ,200173 722-727.
  [5]葛可佑.中国人群膳食结构的变化[J].卫生研究,1996,25( 增刊 ):28-32.
  [6]葛可佑,翟凤英,金水高. 中国八省居民健康与营养状况[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5-20.
  [7]Schwartz J. Role i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lung disease[J]. Am J of Clini Nutr 200071 393S-396S.
  [8]Grundy SM Vega GL. Plasma cholesterol responsiveness to saturated fatty acid[J]. Am J Clin Nutr ,198847 822-824.
  [9]Mensink RP Katan MB. Effect of a diet enriched with monounsaturated or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levels of low-density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health women and men [J].N Engl J Med 1989 321 436-441.
  [10]Grundy SM Florenti Nix D et al. Comparison of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carbohydrates for reducing raised levels of plasma cholesterol in man [J]. Am J Clin Nutr 198847 965-969.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ing trend of dietary fat intake and fatty acid intake of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s The paper is studied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in 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Which is collabor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This analysis is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in 1991, 1993 and 1997 and the sample was 18~65 years old health man and woman.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res

达能营养中心 © 京ICP备050506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