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能焦点论坛

Status, trends and influence factors 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ildren
 
常素英 翟凤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北京 100050)
  儿童是人群中对营养最敏感的人群之一,儿童早期(3岁以下)的营养状况至关重要,营养不良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一般认为严重营养不良的儿童死亡率高,但是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的数据说明,即使是轻度和中度营养不良也会导致死亡率增高,因病死亡的儿童中55%有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不但影响体格发育,同时也影响儿童的脑发育和智力发育。早期营养状况与以后的学习能力、活动能力,甚至成年后劳动生产力都有直接关系;而且儿童时期身高发育不足也可导致成年后某些慢性病,如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增加[1]。因此对于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况应给以特别关注。本文依据1998年中国食物与营养监测,结合1990年及1995年食物营养监测试点调查,1992年全国儿童调查,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及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5岁以下儿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1 1998年不同年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1998年不同月龄男童、女童的身高、体重中位数与WHO标准比较,城市男童、女童的身高、体重均接近WHO标准,而农村男童女童身高体重中位数6个月后逐渐低于WHO标准。
  1998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中,农村低体重率为126%,城市儿童低体重率为27%。全国均值为96%。儿童在3月龄以下低体重患病率并不高, 城市及农村低体重患病率仅为12%及09%。但是在农村儿童出生6月以后低体重患病率急剧上升,6个月时为93%,在12个月时,达到了高峰,即179%,在18月龄后其低体重率持平直到5岁,在12%~15%之间。城市儿童年龄组的低体重率在12%至35%之间。详见图1。
  儿童的生长迟缓率是长期、 慢性营养不良的结果。1998年5岁以下儿童中,农村生长迟缓率为220%,城市儿童生长迟缓率为41%。全国均值为169%。我国城市的儿童0~3月时身高的中位数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虽然没有大的差别,但是农村儿童在0~3月间已有116%生长迟缓。图2可见高峰在18月龄。12月龄时为237%,18月龄时为289%,到24月龄时才渐缓,维持在20%~25%之间。城市儿童18月龄时生长迟缓率也是高峰,以后一直保持在3%~4%之间。
  同时,应该提出的是,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地区差别大,全国平均值往往掩盖了贫困地区的营养不良的严重性。贫困农村如广西靖西县、云南广南县,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都在30%以上,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多。江西武宁县、广东南雄县、广西靖西县、青海门源县、云南广南县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都在30%以上,最高的可达65%。应该引起特别重视。

2 1990年以来我国儿童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

  分析1990年及1995年食物营养监测数据及1992年全国29省、市、自治区儿童抽样调查的数据。以这三个年度的数据与1998年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在1990~1998年间的变化趋势。
21 低体重率下降
   低体重率逐年下降, 城市年下降07百分点,农村为125百分点。从1992年到1998年由169%降至96%,下降了432% 。详见表1。
22 生长迟缓率的变化
   1990-1998年间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见表2,城市由1990年94%下降为1998年的41%,农村则由414%下降为220%,全国平均值由1992年的340%下降为167%。虽然目前的患病率仍然很高,但较1990年下降了50%。

表1 1990~1998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

表2 1990~1998年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

23 生长发育改善的模式变化
   5岁以下儿童的消瘦率(WHZ评分<-2),在我国一直不高,说明我国5岁以下儿童体重虽不足,但身高不足更严重,体型匀称。但是在营养改善中,体重增长较快,而身高却不能同速增长。以农村为例,在1990~1995年间体重增长使低体重率由226%下降为178时,其生长迟缓率仅由414%下降为397%。使农村中WHZ>2者,即以一定身高而言“体重超重”者由1990年11%骤增至126%(表3)。这一变化只能说明生长迟缓改善较慢,证明这段时期身高与体重不相匹配,而不是超重的增加。1990~1995年体重正常儿童中有30%左右身高不足,到1998年体重正常儿童中身高不足的儿童比例则降为15%(图3),而WHZ>2的比例又降到38%趋于正常。1995~1998年间身高的改善速度加快,特别是反映在3~5岁儿童的身高增长大大多于1990~1995年间(表4,表5)。这说明生长迟缓的纠正需要较长时间,1998年的好转也是在此期间诸多有利因素积累影响的结果。

表3 1990~1998年5岁以下儿童WHZ>2的百分率

表4 4月龄以内基本纯母乳喂养率(%)

表5 HAZ、WAZ均值与辅食添加率相关系数

3 与儿童生长发育的相关因素

  儿童生长的长期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的因素有营养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家庭环境因素的变化,单一因素不能完全解释生长的长期变化,儿童生长的长期变化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31 营养
   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它对儿童生长发育起根本的作用。下面从4个月以下婴儿母乳喂养率,4个月到2岁辅食添加情况,及2~5岁儿童膳食的变化来说明儿童及婴幼儿膳食营养状况的改善。
   311 母乳喂养
   按基本纯母乳喂养(即纯母乳及母乳喂养加不含能量的饮水者)统计,见表4。可见城市4月以内婴儿母乳喂养率,由193%增至504%。农村则由335%增至569%。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对于1岁以内儿童的生长发育会有较大影响,据1998年营养监测结果,农村4个月以内母乳喂养的婴儿,生长迟缓率为8%, 而4个月内非母乳喂养的婴儿,生长迟缓率为1573%,差异有显著性(P<005)。
   312 辅食添加
   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2岁前。早产低体重儿及营养不良婴幼儿,经精心喂养,可使其在2岁前接近正常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同时,儿童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妊娠后期和出生后第一年,脑细胞大量增生。这时期营养不良将导致脑细胞数大量减少,形成脑组织不可恢复的障碍[4]。但这一时期正是容易形成营养不良时期,4~6个月以后,母乳已不能满足婴儿正常发育的需要,必须添加辅助食品。
   1998年食物与营养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婴儿各月龄辅食添加率均高于农村,以4~6个月婴儿比较,城市水果蔬菜类的添加率为746%,农村仅为28%,贫困农村更低,贫困农村淀粉类食物的添加率较高。
   进一步分析表明:各月龄组淀粉类食物的添加都与婴幼儿生长发育无关。婴儿在12月以内,各调查点水果蔬菜类添加的人数百分数与该调查点儿童HAZ和WAZ均值为正相关。动物性食物的添加人数百分数与该调查点婴儿身长、体重呈显著正相关(表5)。
   我国婴儿,特别是农村婴儿及贫困农村婴儿,出生后0~4个月内的体重增长曲线与WHO推荐的曲线接近,但4~5个月以后,曲线变平,不像发达国家的婴儿那样,仍能维持原来的陡度上升,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辅助食品在质和量方面都没达到这一时期婴幼儿的需求。
   从我国各年龄段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分析看,如果能降低6~18个月的婴幼儿营养不良患病率,则5岁以下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也能够得到相当程度的保证。而婴幼儿在6~18个月正是辅食添加期。所以及时正确的辅食添加是降低我国6~18个月儿童及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的关键因素。
   313 2~5岁儿童的膳食摄入
   很多研究显示,在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儿童能量摄入充足是生长长期变化的重要因素;当营养条件改善,能量摄入充分的情况下,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则是能量摄入中动物性蛋白质所占比例的增高。Takahashi(1966)观察到,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日本儿童身高曲线与牛奶、鸡蛋消费增长曲线一致,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6(男)、066(女)。在这十几年中,日本儿童的能量摄入量没有大的变化,但动物性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在能量总摄入中所占的比例成倍增长[4]。
   八省“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追踪性调查显示,儿童的身高变化与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能量呈很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2(图4)
   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对我国城乡2~5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与膳食摄入情况分析显示,WAZ<=-2和HAZ<=-2的儿童其能量、蛋白质、脂肪、视黄醇当量、核黄素、钙、锌等摄入量都低于WAZ>-2 和HAZ>-2 的儿童。(图5 图6)
32 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第二位重要的因素,它通过促进营养、安全饮水、健康服务条件改善、疾病减少而间接发生作用。
   50年代初至1985年30余年间,上海市儿童身高体重值与工业总产值指数的相关系数达091(男)和096(女);身高及体重发育指数与人均国民收入指数及副食品零售指数曲线也相当一致(图7)。上述结果充分说明国民收入及工农业生产等社会经济条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5]。
   安全饮水状况作为住户的环境状况的指标,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据八省“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追踪显示安全饮水率与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呈明显负相关。1992年全国儿童情况调查农村住户的安全饮水率为16%,而1998年中国食物与营养监测农村监测点儿童的安全饮水率达36%,比1992年有了很大的提高。
   腹泻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儿童营养不良乃至影响生长发育的重要原因。频繁的腹泻导致食欲减退,妨碍营养素的吸收,长期腹泻,并因伴发热,使体内的营养物质大量消耗,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Robert 研究指出,2岁以下儿童的身高体重Z评分是腹泻时间长短的最强有力的体测指标,消瘦儿童腹泻时间较长[6]。1998年中国食物与营养监测儿童腹泻与平均体重及身高、WAZ评分均值、HAZ评分均值均呈负相关,有病儿童的Z评分均数较无病者低(见表6)。1990~1998 年间6岁以下儿童的腹泻率明显下降,城市儿童从94%下降到43%,农村从130%下降到70%(表7)。

表6 腹泻与儿童发育

表7 1990~1998年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病率

33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对儿童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家庭环境因素往往用社会经济阶层来衡量。社会经济阶层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家庭收入、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生活制度、子女多少、家庭成员对卫生状况的态度、居住条件、饮食习惯、家庭卫生状况等[7]。Goldstein的研究表明,生活在社会经济阶层较高家庭中的儿童比社会经济阶层较低家庭儿童身高较高,排除母亲身高等混杂因素影响后,儿童身高仍有差异[8]。
   331 母亲文化程度
   1987年的儿童调查说明,即使是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上,如母亲是文盲的儿童,其生长迟缓率较人均收入500元而母亲是高中文化程度的儿童生长迟缓率高[9]。1998年中国食物与营养监测表明,农村母亲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者,其儿童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分别为143%及289%, 而文化程度为小学者, 则分别为202%及408%,相差近 40%(表8),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1998年间儿童母亲的文化程度较1992年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3](表9)。

表8 1992年农村母亲文化程序与儿童营养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儿童父母文化素质相应提高,由于子女减少而致家庭小型化,也是儿童生长长期变化的重要因素。家庭小型化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人口数减少,子女得到较好的照顾[4]。
   无论家庭的社会经济阶层高低,家庭的规模越大,对儿童的发育越不利,在体格、教育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也越多。原因是每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和父母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大家庭中每个孩子所得到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均受到限制,不可避免的导致儿童生长发育方面的相对落后[10]。
   很多国外学者的研究显示,母亲照顾孩子时间越多,孩子得到的食物越充足,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越好。而我国八省1991年资料的多因素分析发现,母亲照顾孩子时间较长,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反而不好[11]。可能是由于在我国女性的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很大的比例,有收入的母亲照顾孩子时间少,没有收入的母亲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同时,我国妇女哺乳休假期较长,母亲上班后,家庭中一般有替代人照顾孩子,如,祖父母、亲属、保姆等,孩子所受的照顾并不少,而家庭收入有了提高。
   332 家庭经济收入
   在1990~1998年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使农村人均收入由990元 增至1995及1998年的2338及3132元[3],很多研究证实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增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积极的作用,但1992年全国儿童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对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与母亲文化程度、安全饮水等因素相比并不十分明显。农民年人均收入每增加100元,儿童营养不良的概率仅降低10%左右[12]。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我国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

4 结论

  近年来我国儿童的营养状况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在5岁以下儿童中仍然有五分之一身高不足、十分之一体重不足。贫困地区身高不足、体重不足的比例更高。
   2岁以下尤其是18个月以下的儿童应作为今后营养工作重点。 从各年龄段的状况分析看,如果能降低18个月以下的婴幼儿营养不良患病率,则5岁以下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也能够得到相当程度的保证。
   搞好辅食添加工作,改善儿童身高。身高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与辅食添加质量相关,应将推动婴幼儿辅助食品的发展作为当前首要措施之一。将辅食添加与母乳喂养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大力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并制定符合国情及当地条件的指南、手册,指导婴幼儿家长进行合理的辅食添加。

5 参考文献

  1 发展中国家的幼儿辅食添加:当代科学知识的综述 P2
   2 常莹,王玉英,何武,等 儿童体格发育1990~1995年变化趋势 卫生研究,1996,26 (增刊):69-73
   3 常素英,富振英,何武,陈春明等,中国儿童生长发育现状和趋势分析,卫生研究,第29卷,第5期,2000,270-275
   4 叶广俊主编 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2-79
   5 上海市青少年儿童体质研究组 上海市学生四十八年来生长发育动态分析,见: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 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技能与素质的研究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6 Robert E Black, MD,MPH Malnutrition is a determining factor in diarrheal duration, but not incidence, among young children in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rural Bangladesh Am J Clin Nutr , 1984, 39:87-94
   7 Ebrahim GJ, Child health in changing environment London and Basingston : MacMillan Press Ltd, 1982: 1-37
   8 Goldstein HHuman Biology, 1971,43:91-111
   9 葛可佑,何武,常莹等 1987年九省学龄前儿童身体测量资料分析。中国七省市食物营养与健康状况。 北京:统计出版社,1990: 202-216
   10 Ebrahim GJ Child health in changing environmentLondon and Basingston : MacMillan Press Ltd, 1982:38-68
   11 翟凤英,吕冰,金水高等,母亲的收入水平对学龄前儿童膳食摄入的影响-八省实例研究。卫生研究,1998, 27, 4: 269-272。
   12 常素英,常莹,富振英,何武 我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卫生研究,1996,25(增刊): 83-86